2024年04月20日   星期六 日出时间  05:28:54   日落时间  18:58:39

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 > 

透过历史看古树: 三间房处海棠依旧

来源:  时间:2021-09-30  点击: 675

被誉为“千古第一才女”的李清照所写的《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》脍炙人口,其中有一句“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”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。海棠素有“花中神仙”“花贵妃”之称,在今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乡1725会馆内,有4株树龄逾260年的西府海棠,每逢春季花开似锦,煞是好看。



大家笔下的海棠


海棠享有“国艳”之誉,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。在大家的笔下,它既是借物比人喻势的媒介,也是文思泉涌的灵感,更是描绘自然之美的绝佳素材。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《红楼梦》中,曹雪芹描写花处众多,最为浓墨重彩的便是海棠。如:妙笔生花的海棠诗社、史湘云的海棠花签“香梦沉酣”、秦可卿房中悬挂的唐伯虎所画《海棠春睡图》,还有怡红院里冬日盛开的海棠花。这些描写,不仅增添了大观园的色彩,也预示了相关人物的命运。


此外,古典诗词对海棠的描写也不胜枚举。陆游有诗云:“虽艳无俗姿,太皇真富贵。”苏东坡则写下了“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”的名句。到了现当代,文学和绘画作品也多钟情于海棠。冰心先生著有《海棠花》,梁实秋先生所著《群芳小记》开篇即写海棠。张大千、赵叔孺、钱瘦铁、洪怡等著名画家都曾为海棠作画,留下了诸多珍品,可谓题咏不绝。



1725会馆仿佛淹没在西府海棠之中


海棠天生素雅,西府海棠更是楚楚有致


西府有花名海棠


海棠的品种较为丰富,形态各异,常见的有西府海棠、垂丝海棠、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几个品种。生长于1725会馆内的,均为西府海棠。西府,是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泛称,指今陕西省宝鸡市及部分周边地区。2009年,海棠被选为宝鸡市的市花,西府海棠也由此得名。


相比其他品种,西府海棠树态俏丽,楚楚有致。花色红中藏粉,树叶嫩绿可人。一般的海棠花并无香味,西府海棠却带有香气。花蕾红艳,盛放如霞。古人常把它和玉兰、牡丹、桂花相伴栽植,取“玉棠富贵”之美意。


西府海棠的斑驳树影诉说着1725会馆的历史


1725会馆的重生


三间房所在地历史上有三爿作坊,被称为“三间坊”,后谐音称作“三间房”。1725会馆位于今三间房乡双桥路西巷6号,是一片占地近百亩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群。该会馆因始建于1725年而得此名,原为雍正皇帝赐予奶母的宅子,并赐字“恭和园”,以表恭敬孝和。后来,宅院成了清朝军机大臣、内阁协理大臣那桐的一处别业。


那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、晚清“旗下三才子”之一,另两位分别是荣庆和端方。《清史稿》中记载那桐:“国变后,久卧病。卒,年六十有九。”说起那桐,世人多会想起两件事:第一件是他随奕劻、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议和,签订了《辛丑条约》;第二件是他曾担任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校的校长,题写了“清华园”。


1949年后,1725会馆曾被国家第八机械工业部拨给广电公司建设农场,“文革”后归内燃机总厂使用,曾为党校、五七干校等。现在,1725会馆演变成了老年人的活动场所,由其衍生的位于宅院西侧的“恭和家园”也打造成了北京市居家养老示范社区,算是修成了正果。


逾260岁高龄的西府海棠依旧挺拔俏丽


百岁海棠娇艳依旧


历史风云聚散,如今只剩下了追忆,1725会馆内的西府海棠却静立在宅院的四角,仿佛不染尘埃,娇艳依旧。


西府海棠的生长,对土壤、光照、浇水、施肥等各有要求。为了延续它们的健康和优美姿态,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对其呵护有加。不仅为它们提供了适宜的腐殖土,在配土中加入适量底肥,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换土,还配有专人定期浇水,既保证土壤湿润又避免出现积水,防止烂根。在修剪方面,及时剪除病虫枝、细弱枝、过密枝等,使树体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。此外,还通过喷射石硫合剂或在树干刷涂石灰剂等防治病虫。如今,古海棠不仅是朝阳区古树资源中的珍贵品种,也是延续文化历史的佐证景观。


《华严经》有言:一花一世界。无论时空如何变幻,亦无论是种花之人、护花之人,还是赏花之人,若能参悟出其中的哲学奥义,心中便总会花繁香浓。



电话:010-64172387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石各庄路5号

Copyright 2011-2014 北京摄影爱好者协会 All Rights Reseved 京ICP备10033299号-1